美國科學家利用量子糾纏新設計出一種原子鐘 誤差不超1/10秒
2020-12-21 08:14:59 來源:科技日報
據(jù)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美國科學家利用量子糾纏現(xiàn)象新設計出一種原子鐘,如果運行約140億年(大約是當前宇宙的年齡),該原子鐘可將時間精度保持在1/10秒之內。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解釋說,量子糾纏有助于減少測量原子鐘用來保持時間的原子振蕩所涉及的不確定性。
原子鐘通過與激光一樣的方法來測量原子云的規(guī)則振蕩,這是科學家目前可以觀察到的最穩(wěn)定的周期性事件。理想情況下,人們將能夠使用單個原子的運動。然而,在原子尺度上,量子力學的奇異規(guī)則開始起作用。測量受制于概率,必須將概率取平均才能得出可靠的數(shù)據(jù)。當增加原子數(shù)時,所有這些原子給出的平均值將產生具有正確值的東西。
當前的原子鐘從數(shù)千個超冷原子中進行測量,這些原子被激光束縛在一個光學“陷阱”中,并由另一種激光探測,其頻率類似于被測原子的振動頻率。但是,這種方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量子不確定性的影響。
在新設計中,研究人員糾纏了稀土元素350中的約350個原子,該元素每秒比常規(guī)原子鐘中使用的銫的振蕩頻率高10萬倍。研究人員解釋說,這意味著糾纏原子的單個振蕩在一個共同的頻率附近變緊,從而提高了時鐘進行測量的精度。
與使用常規(guī)原子鐘一樣,研究人員將原子捕獲在由兩個反射鏡界定的光學腔中,然后向腔內發(fā)射激光,使其在反射鏡之間反射,與原子反復相互作用并糾纏它們。研究人員使用另一臺激光儀測量原子的平均頻率,研究發(fā)現(xiàn)糾纏使時鐘達到了所需精度的4倍。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延長測量時間,可以使時鐘更精確。新時鐘的設計可用來更好地破解宇宙的各種未解之謎。隨著宇宙的老化,光速會改變嗎?電子的電荷會改變嗎?這都可以用更精確的原子鐘進行探測。(記者馮衛(wèi)東)
關鍵詞: 原子鐘
相關閱讀
- 汽車塑料回收變成石墨烯?新節(jié)能技術讓...
-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加強中年人記憶新方法 或...
- 研究顯示:太赫茲探測器有望催生新物理效應
- 喜馬拉雅扭角羚有了新發(fā)現(xiàn) 顛覆傳統(tǒng)認知
- 上海野生動物園進行特殊直播 2個月內直...
- 近90%材料擁有遠離固有電子數(shù)的拓撲態(tài)
- 研究顯示:約20%-38%人至少有一次清晰嗅覺夢
- 打開科技大門!莫比烏斯碳納米帶已合成
- 腦成像技術再添新突破 首次將AI元學習...
- 全新鐵電憶阻器器件成果發(fā)布 實現(xiàn)生物...
- 生物土壤結皮或可降低全球揚塵排放的55%
- 研究人員開發(fā)出新方法 更好理解基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