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漏航班詐騙頻發(fā) 消費者如何自保
2018-10-26 14:24:44 來源:人民網-旅游頻道
“您預訂的XXX航班因故已取消,請立即聯(lián)系客服辦理退改簽客服電話:XXXXXXX(注:每位乘客獲得民航補償300元航班延誤金)。”如果你在預訂機票后收到類似短信,一定要當心了,極有可能是遇上了航班詐騙。
航班詐騙防不勝防
近日,人民網旅游3·15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收到若干投訴,消費者在去哪兒網上預訂機票后,收到發(fā)自航空公司的短信,進入所謂的退改簽流程,結果被騙取數千元甚至上萬元錢款。
胡先生在平臺投訴:“我在去哪兒APP預定了一張10月7日從泉州到天津的機票,6日晚上收到詐騙短信,航班號、時間、姓名都準確無誤,我回電話給客服,結果被騙2000元。”
圖片來源:人民網旅游315投訴平臺
這并不是個例,姜女士同樣也在去哪兒APP預定了一張18日晚間出行的機票,18日上午收到詐騙短信,害怕耽誤行程的姜女士立刻撥打了短信上的客服電話改簽,“客服”說要先付一張機票的錢,再將退款和延誤金打到她的銀行賬戶。“所有的信息都準確無誤,很難懷疑其真實性。而且騙子很會選時間,在出行前通知航班取消,我第一反應是想怎么確保之后的行程,完全沒想到是詐騙。”姜女士坦言。
記者了解到,此類案件情形大致相似,消費者按正常流程在在線訂票平臺上預訂機票后,收到一條署名發(fā)自航空公司的短信,準確顯示乘機人的個人信息和航班信息,“提示”航班因機械故障或天氣原因被迫取消,要求乘客撥打短信中提供的退改簽專線。一旦乘客撥打電話,對方便告知可以退票并領取數百元延誤金作為補償。如按其提示操作,最終往往是從移動支付APP或手機銀行等渠道打款,乘客損失慘重。
消費者在意識到被騙后,第一反應是打電話找預定機票的平臺投訴,客服的回復基本上都是:“您收到的是詐騙短信,并非平臺發(fā)送,應核實后再退改簽,如產生損失,建議報警處理。”
源頭難定消費者維權難 信息泄露誰之過?
事實上,不僅僅是去哪兒,記者了解到,包括攜程、途牛、驢媽媽等各大在線旅游平臺都曾因為乘客遇到航班詐騙而遭到投訴。
“作為在線旅游公司,泄漏用戶信息從而導致機票詐騙頻發(fā)是我們也不愿看到的,消費者找不到信息泄露的源頭,就會把怒氣發(fā)向在線訂票平臺。”某在線旅游平臺的工作人員坦言,“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了解信息泄露的源頭在哪里。”
事實上,記者從消費者投訴中了解到,乘客收到詐騙短信多是發(fā)生在值機后,但是到底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卻難以判定。北京市法學會旅游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李廣指出,如何找到源頭,確是目前行業(yè)內遇到的瓶頸。包括OTA、機票代理、航空公司、第三方信息服務商在內,只要接觸到用戶信息的機構,都有可能發(fā)生信息泄露。
他進一步指出,信息泄露存在兩種可能性:第一,交易環(huán)節(jié)中的機構或個人的故意行為,通過故意收集、泄露乘客的購票信息,獲取巨大利益;第二,惡意第三方詐騙機構,通過技術手段故意竊取信息,利用交易環(huán)節(jié)中的網絡漏洞竊取信息。“這兩種可能性也使得信息泄露的源頭難以判定。”
竊取售賣消費者信息本身是違法的事,但因為黑市交易高利潤的誘惑,信息泄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不光在機票預訂的環(huán)節(jié),只要有需要提供個人信息的消費行為,都可能出現信息泄露,在線旅游這種高頻消費平臺更是重災區(qū)。
在線旅游平臺掌握了數以億計的海量數據,這些數據不僅意味著巨大的財富,還代表著巨大的責任。人們的生活和互聯(lián)網的關系日益緊密,在線旅游平臺必須對數據安全負責,避免隱私泄露對用戶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財產甚至是人身安全侵害。“這既要求加快完善立法,從法律層面明確平臺的責任,規(guī)范平臺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的行為;更要求企業(yè)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用謹慎的態(tài)度、嚴密的措施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此外,還要求行業(yè)監(jiān)管機構、行政執(zhí)法部門有所作為,順藤摸瓜、追根溯源,徹底切斷這種違法行為背后的利益鏈條,加大對出售、非法提供、公開個人信息的打擊力度。”業(yè)內專家建議。
提醒:短信中如涉錢款交易需謹慎
在媒體多次曝光后,泄露信息導致的航空詐騙得到了各方重視,多家在線旅游企業(yè)不斷完善內部保密機制,航空公司也意識到了其分銷渠道可能存在的問題,出臺新規(guī)清理機票分銷在互聯(lián)網銷售渠道的亂象,還旅客安全的出行環(huán)境。
然而,徹底切斷個人信息販賣的黑利益鏈條尚需時日,反詐騙專家提醒,杜絕此類詐騙發(fā)生,消費者首先要提高警惕。“所有的詐騙都是為了錢財,短信詐騙更是廣泛撒網的伎倆,只要消費者在涉及轉賬匯款、銀行卡號密碼、身份證信息等敏感信息時能多個心眼,并且警惕貪念,冷靜處理,主動向航空公司或OTA客服求證,那么犯罪分子成功的概率便小很多。”
某OTA平臺機票業(yè)務負責人強調,由OTA平臺發(fā)出的訂單確認信息一般不會以“機械故障”“航班取消”等原因要求乘客進行付款或轉賬。即便真的遇上航變,通常情況下,在線旅游平臺的客服人員是不會主動致電乘客的,如果主動致電也會清楚說明自己的工號和來電意圖,絕不可能涉及錢款交易,如要求用戶口頭報出銀行卡號和密碼等信息。
反詐騙專家還提示,切勿撥打短信中提到的客服電話。OTA和航空公司都有固定且為人熟知的號碼,比如攜程機票專線400-828-1687,同程400-777-7777,去哪兒95117,途牛400-799-9999,國航95583,南航95539,東航95530等。短信中如有400開頭的電話號碼,需查證后再撥打。
關鍵詞: 信息泄漏
相關閱讀
- 中國旅游日!河北創(chuàng)新發(fā)展“旅游+” 打...
- 西湖游船“國潮宋風”特色夜游上線 體...
- 杭州:露營成今年最大熱點 “城市露營...
- 杭州“五一”接待游客343.17萬人次 外...
- 五一假期南京本地游熱度大增 本地出游...
- 現代版富春山居圖來襲 杭州富陽北支江...
- 浙江露營旅游迎來行業(yè)“春天” 露營占...
- 贛州文旅云上全媒體推介會舉行 在線觀...
- 最高1000萬元!江西贛州發(fā)布“五一”旅...
- 好消息!天津市部分文旅景點陸續(xù)恢復開放
- “鄉(xiāng)村+體驗式”旅游持續(xù)走紅 清明假期...
- 疫情“冰封”老牌景區(qū)如何“求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