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而第一原文及翻譯
2022-12-01 14:51:42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原文】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p>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p>
【譯文】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么樣?”
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p>
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jīng)講過的話中領(lǐng)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wù)摗对姟妨??!?/p>
【評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xué)生。
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
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贊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子貢顯然是一個聰明的學(xué)生,“告諸往而知來”,能夠舉一反三地領(lǐng)會教師的意思。所以孔子認為可以和他討論《詩經(jīng)》這樣較為深奧的學(xué)問了。
撇開孔子對子貢的贊揚不談,我們來看看子貢所說的“貧而無謅,富而無驕”與孔子所說的“貧而樂,富而好禮”兩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區(qū)別。
其實,無論是“貧而無謅,富而無驕”,還是“貧而樂,富而好禮”,都做了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但二者又有層次和境界上的差別。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說一個人雖然窮困,雖然倒霉了但還是不諂媚,不拍馬屁,不去巴結(jié)討好人;雖然富有,雖然發(fā)財了但還是不以財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驕奢淫逸。
能做到這一步當(dāng)然是很不錯的了,但嚴(yán)格說來,做到這一步還只是限于對貧富本身的計較,進而上升到對禮樂之道的追求了。
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閱讀